2024年,《默杀》在内地上映,陈思诚担任监制,柯汶利执导,取得了13.51亿的票房。然而,许多人不知道,这部影片实际上是柯汶利自己翻拍的原版作品。原版完成于2022年,仅在电影节放映过,因主演的桃色事件而公映推迟,最终于今年初登陆流媒体平台。直到今天,我才有机会观看这部原汁原味的《默杀》。
首先,观感方面,没想到原版的尺度比翻拍版更小。虽然故事结构几乎一样,但情节的处理上有很多不同。现在就来聊一聊这两个版本的具体区别吧。
电影的开头,两版都相同——林在福从海里爬上船。不同的是,院线版没有旁白,而原版则配上了一段祷告音,表达求主宽恕我的罪,为后来的宗教讽刺埋下伏笔。紧接着,原版马上就揭示了林在福的罪行,他连杀三名女学生。院线版这一幕则发生在开场后的十分钟左右,节奏稍显迟缓,但也增加了更多惊悚元素。
展开剩余82%原版的节奏较快,杀人场面较短,惊悚感不够强烈。而院线版则在尺度上更大,三名受害者全被斧头砍死,还包括直接击中头部的镜头。相比之下,原版则有一个人被林在福开车碾死,这一情节的处理,院线版明显更有冲击力。
另外,原版校长安排维修屋顶的人并非林在福,这让他绑架小彤的逻辑稍显牵强。而在原版中,小彤遭遇霸凌的场景也仅有安琪参与,尺度也比院线版要小得多。院线版则加入了更多细节,小彤被霸凌的原因包括她目睹了四人组逼死惠君,以及安琪认为她母亲勾引了自己的父亲。这样的情节加深了霸凌的动机,也让整个剧情显得更为复杂。
院线版的霸凌场面尤为震撼,安琪用棍子捅小彤口腔,这一行为强烈暗示了性暴力,显得更加令人不适。相比之下,原版仅略微带过了这些情节。这样的描写让院线版在表达暴力时显得更加尖锐,观众更能感受到暴力的恐怖。
在揭示案件的过程中,原版中的小彤一直是亲历者,目睹了三名女学生的死亡。而院线版则省略了这一点,原版在揭示事件真相时并没有解释小彤和林在福是否合作,导致逻辑上有些缺口。
至于偷拍狂的角色,原版只是简单的推动剧情,并没有过多的戏份。院线版则大幅度扩展了这个角色,黄明昊饰演的偷拍狂和吴镇宇饰演的警察有了父子关系,并通过闪回揭示了他过去的偷拍行为。这个角色的加入,让院线版的结局发生了改变,最终偷拍狂拍下了小彤杀继父的画面,进一步推动了剧情。
在安琪的死亡场景中,院线版的调色过于明亮,缺乏应有的惊悚感。尽管学校开幕式彩蛋里的藏尸场面更具创意,但整体上,院线版在气氛渲染方面还是不如原版。
原版在处理惠君坠楼的情节时,较早揭示了真相,而院线版则通过林在福的回忆来反转。院线版的暴力表现也比原版更为直白,比如逼惠君喝混有头发的水,令人不寒而栗。
在处理家庭暴力时,原版通过吴慷仁饰演的丈夫家暴李涵的戏份,将尺度推到极限。而院线版则是李涵直接拿起剪刀试图杀害丈夫,展现出更强的暴力情绪。
另外,我个人认为,院线版中的蔡明饰演的角色最为出戏,喜剧化的表演方式让悬疑气氛大打折扣。与之相比,原版中的小彤角色更为自然,王圣迪的表现更为出色。
两版结局也有很大差异。原版中,李涵在精神崩溃后表示要替小彤顶罪,而院线版的李涵则坚持为小彤承担罪行,并通过毁掉唯一的犯罪证据来替她遮掩。而原版的李涵最后似乎精神失常,只有她知道小彤曾杀人,这让小彤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。
原版的时长较短,专注于案件本身,角色设置比较简单。而院线版则在人物的描写上做了更多延伸,尤其是对张钧甯和王传君的戏份进行了扩展。这些增加的细节使得院线版相较原版更加丰富。
总的来说,两个版本各有优缺点,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叙事顺序。如果先看原版,可能会觉得非线性叙事更有趣,但如果先看了院线版,再看原版可能就失去了悬念。你更喜欢哪一版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发布于:山东省